What is theme-based learning? Why theme-based learning is so popular in preschool? What does it includ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how to prepare a theme study for your children?
什么是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美国幼儿园以及小学老师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用一个主题涵盖多样化科目:阅读,数学,科学,社会学,历史等等。寓教于乐,小朋友很喜欢,因为学以致用,结合生活,所以有意思。
关于针对4岁以上主题教学的争议
-
- 因为主题教学在美国广泛应用,也有一些教育人士对这个方法产生了质疑。主题教学的根本是以老师为主导,定主题,制作教案(teacher-directed and teacher-owned)。缺少让学生主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面。就像蒙氏教育也是有它的争议的。
-
我们要明白,无论是五岁以下还是5岁以上,家校还是送学校,我们的目的都不是把学校搬回家,而是以每家不同的环境以及孩子个体差异而制定自己家庭的学习计划。
主题教学每个主题的时长是多久?
-
- 这个取决于孩子的喜欢程度以及课程设计。我准备过的,最短的mini theme study 3天,最长的2周。不管时间多久,只要能让孩子对这个知识有满足的感觉即可。但是不建议超过3-4周,因为会更容易出现知识疲倦。
-
我发现大部分在教学方面的焦虑,都来源于学前阶段和幼小衔接。这时候知识点还很简单,家长便想用各种方法让孩子实现所谓的抢跑,害怕自己孩子落下。可是你能一直保持这样的领先吗?孩子到了3年级你无法教的时候,孩子面对新学的知识会缺乏思考与学习能力。看似1到2年级的领先其实是在应试教育的灌输。但是却忘记7岁前最重要的软技能才是帮助孩子走的更远的方法,值得投资更多时间。
- 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生活环境,适合你的孩子的方式。主题教学3岁以下完全由我主导,4岁却开始尝试孩子主导(child led learning);蒙氏教育锻炼孩子独立自主我们一直沿用,可是我们更喜欢五颜六色的家校布置,喜欢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玩,也喜欢虚构类(fiction)图书或者知识,教学喜欢用各种游戏唱歌跳舞结合,也更强调团队合作等。
所以,我没有100%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以及实践,找到了最适合我们的教育。我也清楚的明白对于孩子,我是一个妈妈,引导并且教会孩子软技能,生活技能 与建立亲子关系。而不是一个学校老师。
怎样进行主题式教学?
关于主题教学分享,家长要明白的是:我是一名自己教孩子所有科目的家校妈妈,我既扮演学校老师的角色,还有妈妈的角色。所以,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的话,你看着详细的课程规划其实很多是不需要你做的。你只需要挑选那些适合你家孩子的灵感启发的活动做就可以。
今年由于疫情,全民家校,更是增加了很多父母的焦虑。因为不知道怎样教孩子阅读,数学,中文等。但是,孩子马上9月生活则会慢慢恢复正常,下午3点多回家,还要上特长班,难道我们还能坐在那里教学?等那个时候我们应该教孩子什么?当然是生活软技能的培养。我的孩子5岁,今年9月也要正式上学了。我更会慢慢的从学校老师的角色抽离走。未来变成只自己系统教中文,而别的学校科目我只会找资料帮孩子巩固辅助。
下面的经验与看法仅代表适合我们家孩子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3岁以下
- 主题式教学以家长为主导,多以涉及全科为主。一个主题,扩展从数学,英语,中文,科学,社会人文等等。
3-4岁
- 主题式教学以家长为主导,家长制定主题,准备活动。材料开始从广慢慢往深度上增加。
4-5岁
- 尝试“孩子主导” (child led learning),让孩子经常性的主导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刚满四岁的时候我们讲”living things vs. non living things”,孩子问我石头是属于Non living things, 那石头从哪来的?我说:“就是地球妈妈带给我们的,就像水,空气一样”。孩子又问,那石头有各种各样的,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通过孩子的提问,我发现她对石头的问题特别多,代表她想深入了解。于是我们有了“石头主题教学”。
比如:我们读英文绘本,讲到秃鹫(vulture),她问我:“什么是秃鹫?”我说:“它是鸟,喜欢吃腐食,腐烂的东西。”孩子又问:“它会攻击人吗?如果它不爱攻击人,那么腐烂的东西没有肉它吃什么?它生活在什么地方?baby喜欢吃什么?”等等等等。通过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在这个方面明显有兴趣,那么就是一个可以深入学习的点。于是我就上网学习秃鹫,做了Mini valture theme study。
比如:孩子爱吃,对各种糖果,巧克力感兴趣,好奇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于是我也做了为时一周的“巧克力主题”。
-
孩子开始慢慢变成了提供主题的人。在学习当中,很少感到疲惫,因为是她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家长,我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们需要帮孩子完成知识的构架,这个系统,怎样能从level 1到达最后level 10的过程。孩子有了目标,家长或者老师则去制作通往这个目标的台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是坐在那里我讲她听,我们会有很多互动和活动。她会提更多问题,我们就一起上网找更多资料。
6岁以上
- 需要孩子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是逆向思维。有时候都不需要准备那么多,其实有书,网络就可以!
-
教育从来就不是为了我们站在高点,东西准备好,把知识灌输给孩子。我们是引导者,提供资源的角色。孩子明确为什么学习?有了目标,家长来指引方向,帮助孩子找方法。
- 孩子在4岁半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问题,首先就是自己翻书,查找资料。家里的书只要她读过的,她记得每本书的分类位置以及遇到问题该查找怎样的书。孩子也喜欢做饭和吃,她好奇为什么有的东西能吃的多,有的却不行。我就教她读营养表以及食物成分表。现在拿到食物她会自己看,知道什么食物是健康的,没有添加剂,而什么是垃圾食品。然后她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应该吃多少。她很少会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或者为什么要做。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在生活中找知识学,学习让生活变的更简单有趣。
主题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1. 为什么4岁以上“孩子主导” (child led learning)很重要?
-
-
因为很可能你花了很长时间做了自以为完美的主题教学,摆在孩子面前他根本不感兴趣。于是你觉得自己花了那么长时间的努力全白费了,心情也会很沮丧,更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他还是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
- 只要学习不是为了自己,那么是无法调动起孩子自主学习的。我们可以在小学阶段管着孩子,但是这种管教又能持续多久呢?最好的教育不是管教,而是将家长的人生观,生活理念倾注到孩子的思维中。这样他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用你的价值观去思考,做决定。管是管不住的!
-
2. 我的孩子从来不是一个天使宝宝
-
-
-
之前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很多家有女儿的妈妈夸赞自己教育的好,那是因为生了一个本身就性格好,需求少的天使乖宝宝,坐的住听指挥,其实放在别人家她还是那么好,和教育无关。我的孩子似乎有两面。一面细心温柔有非常强的同理心爱照顾人,另一面是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冒险,大喊大叫,蹦蹦跳跳不停歇,最喜欢和爸爸玩战士打架,或者追赶的游戏。
-
从出生的睡眠问题,挑食,分离焦虑,湿疹造成的哭闹;2岁打人,咬人,推人,大哭大闹等情绪问题;3岁又有了秩序期,自私,情绪敏感经常崩溃,再次分离焦虑;4岁初,偷东西,撒谎,有挫败感,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妒忌,不想学习等等。我都经历过。
-
我的孩子还是一个学习特别怕枯燥的,2-3岁她根本没法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学。所以我就用游戏的方法,知识简单,游戏好玩,她很喜欢。可是孩子刚满4岁,她突然不爱学习了,曾经好用的方法突然不好用了,我迷茫过,哭过,也发脾气过。我调整教学方法调整了一个月,最终学习了更多游戏与不同教学方法,孩子重新爱上了学习。有了问题,学习,找方法,不断坚持才有了今天大家看似的“开心乖宝宝”。但或者只有我知道,她其实并不是天生的。
-
-
3. 经常多问问孩子问题,让她们想办法解决
比如:孩子想吃cookie. 她说:“妈妈,我想吃cookie,你能不能去超市买?”我说:“可以,但星期五我们刚做了复活节甜点,你知道咱们不能这么频繁吃甜点的。下周你又想吃cookie的话,那怎么办?” 她说:“我从今天起到下周吃健康的,水果吃不太甜的,晚餐也少吃主食。” 我说:“good idea。我周末就去买cookie。”
4. 家长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
- 5岁以下有学习方面的问题找找方法很好,但是没有必要去解决孩子生活的所有问题,因为有的问题不需要解决,多些耐心与同理心,时间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今天的主题是教学方面,但其实看似好用的很多教学方法,我们一天长时间(3-4 小时 homeschool)也是建立在有爱的亲子关系上才好用。
-
所以,想要提高学习能力,锻炼软技能,这些的前提都是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文章中的这些案例也许你刚用在生活中会发现开始并不像我说的这么好用,那是因为这些看似流畅的沟通都只是冰山一角,刚这冰山下面则还隐藏着无数软技能以及亲子关系做支撑。它是需要像学习英语阅读一样一层一层分级练习的。
- 在平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在他喜欢的主题不妨多花些时间。Grow with kids!
5. 让孩子当老师,享受成就感与自信。
-
- 4岁开始,每当结束一个主题过2个月以上,我会拿出至少2天的时间,让孩子挑选曾经学过的一个主题给我讲一遍知识。孩子每次都很兴奋,因为终于轮到她当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她会挑选与内容相关的书或者活动,我也当学生假装听不懂让她解释更多。遇到她不会的问题时,我会引导她,或者她会自己查找书再讲给我听。
-
为什么要让孩子当老师?因为在二次学习,给他人讲课的过程中,孩子把知识记的更加牢靠,查疑补缺,也增加自信心。
- 为什么要间隔2个月以上?因为科学家研究,从长久效果和实际应用方向,人类大脑在长时间间断反复的学习效果大于密集型。大脑需要放松,但是这个放松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有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个事情做,大脑也会同样得到放松。
-
比如:孩子的科目以20-30分钟一个科目为主,用游戏唱歌实验等学习方法和坐在那里的学习方法穿插开,这样孩子才能保持长时间专心和兴趣十足。
怎样选题?
节日,季节,世界,动物,人体,宇宙这些主题很重要,未来学校老师更会涉及很多。同时,我也会放大量时间用在情绪管理,自我认知,欲望,培养自信心抗挫力,交朋友,礼仪,选择的力量,怎样让自己也让别人开心的主题学习上。
如果家长能拿出像练习英文阅读和数学一半的时间与精力去帮助孩子练习这些软技能,那我相信你的孩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会事半功倍。
练习英语有分级阅读,数学也是由浅至深,那么行为,情绪等问题同样是分级练习的。就像我公众号第一篇文章说的,我不会教你们当老师。学校有学校专业的老师。老师是经过本科,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又跟着Mentor 听课,然后自己试讲,最后才能当老师管理一个班级。就这样经过好多年的训练,first year teaching is still tough. 所以,我更希望能从家长角度结合老师教学分享,学一些学校不教的东西,同时用老师的专业去结合生活做分享。
尤其是在孩子上Kindergarten之后,回家就几个小时的时间,有时候都不会有坐下来像以前有讲知识的时间。因为孩子不会想回家再上课。除了强硬坚持和为了亲子关系放弃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所以,我们该怎样和孩子相处,该教孩子什么?又用怎样的方式教孩子?这将会是我未来研究并且分享的侧重点。
最后,适合自己的最重要。社会任何东西都讲究多元化,那么同样体现在家庭教学上。现在是知识共享年代,你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学习到很多知识,而且是免费的!可是,它带来的问题是,随着这些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分享,我们却很纠结,很迷茫,很焦虑。不知道该怎样选?
-
为什么当孩子有钱了,给父母换大房子用高级东西父母却不喜欢?为什么家长以为把孩子高中送去寄宿顶尖私立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孩子却和父母变成形同陌路?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一所中等学校开开心心,转学到名校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有人大学申请会在哈佛和波士顿学院之间犹豫( 要是我们,是不是就闭着眼选哈佛了?)。
原因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重要的,这样才能把你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一句话这么简单!心灵鸡汤喝了无数遍,可是一到实践上,就是很难调整好心态和理性思考。
我们学习这么多育儿教育知识和教学知识,都是最终要在结合自家的状况基础上,找寻让自己和孩子最舒服的状态。